蒙古词曲作家克明创作的知青歌曲
克明,本名包·耶希扎拉森,蒙古族,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同年插队到黑龙江兵团,做过农工、锻工等工作。八年后转插呼伦贝尔草原。曾任呼伦贝尔盟民族歌舞团乐队演奏员,呼伦贝尔盟话剧团演员、导演、编剧。1984年调至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编辑部,1985年任内蒙古电视台导演,1992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1995年任中央电视台社会专题部记者、编导、主持人。是剧作家,诗人,国家一级词作家。
朗诵诗《走过昨天》
歌曲《塬上的星》
歌曲《金牧场》
歌曲《向北方》
歌曲《重归阿伦河》
最近,朋友间又流传克明的朗诵诗《走过昨天》,一首回忆知青昨天的境遇、今天的励志、以及对明天展望的好作品,读起来很有青春热血的感觉。难得的是在知青们中间流传的是由克明亲自朗诵的音像版本,让人更感亲切。
诗歌作者、朗诵:克明
图片、视频制作:彦彦
我们走过了昨天
昨天
那个寒冷的早晨
我们相约在天安门广场
透过迷蒙的晨雾
向着北京
向着养育了我们的这座古城
投下深情的一瞥
一行五百雁
踏上北去的列车
开始了人生中未知的跋涉
我记得
在抵达大东北的第二天
在通往猪舍那片红色柞树林的小路旁
在皑皑的白雪上
我用树枝轻轻写下了一组数字
1967年
我们走过了昨天
昨天那是令人无法忘怀的年代
那里有青春
那里有理想
那里曾闪烁过我们初恋的目光
时间一天天流逝
我常常不愿回眸那个沉重的昨天
可不幸的是
那皑皑的白雪
那一片片挺拔于雪中的红叶
那春播的日子
那一粒粒饱满的种子
那一声声清晨的号角
暗夜中轰鸣的拖拉机的灯光
那喧嚣的麦场
丰收的景象
铁匠炉里那激情四射的光焰
却一次次顽固地走进我的梦乡……
昨天啊昨天
你什么时候才能退出我的脑海
连同那金色麦海中行走的康拜因
那黑土地上的红帆船
连队啊连队
你什么时候才能让我遗忘
连同共和国那段痛苦的岁月
和每个人心灵深处那道深深刻下的硬伤
遗憾的是
尽管我紧闭双眼
尽管我把所有的灯火熄灭
也无法将它遗忘
许久许久以后我才懂得
之所以你无法将昨天遗忘
因为那是我们的一段生命啊
那里有我们的青春的闪光
我们走过了昨天
走到了白发斑驳的今天
有很多很多的战友
早已永远合上他们的双眼
几乎每一年的这个时刻
我们都在默送着那个昨天
那一张张熟悉的笑脸
金钱
财富
地位
健康
随着时光的消逝
我们一桩桩地失去
但我们没有沉沦
我们恪守着人生的底线
那就是我们生命的尊严
为了这个国家
为了这个民族
我们没有留下人生的遗憾
看看吧
我们的身后已站立起森林一般的后代
他们带着我们的希望
走过今天
走向明天!
克明《塬上的星》
在网上,我看到了老知青、音乐词曲作家克明的这样一段文字《永别了,我的地坛》,怀念他的同学史铁生。克明写道:
又过了许多年,铁生走了。从那以后,我再也不去地坛了。那里,再见不到他的轮椅,也没我的号声……
古柏还在,巨石也许还在,但没了人,也就全没了意义。
去年,我们班在陕北插队的同学和董玉英老师聚在一起,聊起了陕北,聊起了插队的生活。我自然想起铁生,想起孙立哲,想起了我们的青春。回到草原,写下一首歌《塬上的星》,是为纪念。
录音的时候,我给歌手张虎讲了北京知青的故事,讲了铁生,我说,这歌是献给他们的,假如能有来世,我背也背上铁生去塬上看星星。当录到“如果我再活一回,还想在塬上行”时,张虎突然蹲下,嚎啕大哭,再也无法唱下去了……
唢呐响起时,我看见了青春,看见我的同学们竟相迅跑在塬上,跑的最快的那个人,一定是铁生!
永别了,铁生!
永别了,我的地坛……
2019年5月1日北京
史铁生是我们大家熟悉的北京老知青,1969年上山下乡到陕北延安插队,后经自学成为中国作家、散文家,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2010年12月31日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史铁生的离世,是中国文坛的损失,在知青中引发了大家的悼念,克明作为他的同学,悲痛之情当然更甚。
克明的《塬上的星》在知青中已经广为流传,他也将这歌发给了我,我心情复杂地尽己之能做了视频,希望朋友们和我一样喜欢这首最美的知青歌曲。
高高塬上是星空
塬上的人儿站在云中
星河灿烂垂眼前
想起了从前你的身影
天上星星窑里的灯
照亮了天下受苦人
抬头望见满天的星
不知道哪一双 哪双是你眼睛
火热的青春 曲折的人生
当年的笑声在心中
塬上真安静
塬上真安静
如果我再活一回
还想在塬上行
白羊肚的手巾扎头顶
登高看星星
登高看星星
这首歌写于1991年当时我正在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读书。
那年的冬天很冷,下雪不由得想起草原想起我插队的往事和牧区亲人一般的牧人,决定用歌声来表达草原对我的恩德,所以,很快就写完了。我曾唱给上海音乐学院的钱苑教授听,他很感动。后来就一直放下了,直到今天。
2018年是北京知青大规模下乡插队50周年的日子,我想用这首歌来纪念,所以就求助于我心中最喜爱的歌唱家“猎人组合”来演唱录制,他们爽快的答应了我,潜心打造唱出了无数知青的心境,唱给我们亲爱的草原母亲,并把它献给1600万知青为那个时代的集体记忆留下痕迹吧!
那是一个不堪回首的年代,但那里有我们的青春,有一座永远坐落在心中的蒙古包……
金牧场词曲:克明 演唱:猎人组合亲爱的朋友你是否已经遗忘,
你在哪里第一次跨上了骏马?
亲爱的朋友你是否已经遗忘,
你又在哪里第一次面对沉默的目光?
啊~~~嗬~~~那就是金牧场,
啊~~~嗬~~~那里有我的毡房
每当大雪纷飞的时候,
我都在心里说道,
额吉阿爸额吉阿爸
塔赛音苏吉拜努!
亲爱的朋友你是否已经遗忘,
你在哪里第一次嚥下了烈酒?
亲爱的朋友你是否已经遗忘,
你又在哪里第一次感受孤独和迷茫?
啊~~~嗬~~~那就是金牧场,
啊~~~嗬~~~那里有我的毡房。
每当大雁归来的时候,
我都在心里说道,
额吉阿爸额吉阿爸
必塔乃刚散吉拜纳!
每当大雁归来的时候,
我都在心里说道,
额吉阿爸额吉阿爸
必塔乃刚散吉拜纳!
塔乃刚散吉拜纳!
克明《向北方》
《向北方》是一首情感真挚,用心谱写的知青歌曲,四十三年前的两位知青,如今已成为了著名的词作家和作曲家,他们就是著名的蒙古族词作家克明和作曲家王晓弘。三年前的知青聚会,他写了这首令人难忘的《向北方》。
克明的话“1975年8月,一支文艺轻骑兵队伍诞生了。这个队伍担负着呼伦贝尔农牧场管理局下属的23个国营农牧场的文化宣传任务。来自海拉尔、北京、天津、哈尔滨和齐齐哈尔的27名平均年龄不到18岁的知识青年,集合在牙克石牧场,自己动手上山采石、下河挖沙建宿舍,盖出大礼堂。他们住在帐篷里,冬天的气温零下30多度,坐着大卡车下乡巡回演出,沿着边境线,穿越大森林,走遍大草原,把精彩的节目奉献给广大牧民工人朋友。
知青返城后,他们中的大多数又考上了学校读书,走出了许多国家一流的艺术家。40年后,这些已经不年轻的朋友决定回家,到曾经留下青春足迹的牙克石牧场聚首,像一群大雁,又回到起飞的地方。百感交集之下,写出了一首歌《向北方》。那段艰苦的岁月虽然不堪回首,但那里的青春永远闪烁着光芒。他们不管离开多久,不管走到什么地方,只要一想到北方,一看见寒风中的北斗,就自然会想起草原,想起森林,想起自己曾经插队的地方……”
向北方作词:克明 作曲:王晓弘
演唱:敖都 编曲:乔建军
我曾站在草原上
人生之路多迷茫
那一段难忘的岁月
我用一生来珍藏
我曾走在草原上
穿过田野和山岗
那一声金色的号角
我用一生去回想
向北方 雁成行
兄弟姐妹回故乡
大草原 多宽广
一行热泪 落心上
如今回到草原上
胸中热血在激荡
那一组发黄的老照片
我的青春在闪光
向北方 雁成行
兄弟姐妹回故乡
大草原 多宽广
一行热泪 落心上
克明《重归阿伦河》克明(左)与林小仲
2018年1月,北京市当年下乡到内蒙呼伦贝尔盟阿荣旗的知青们正在办一件大事。为了纪念赴呼伦贝尔阿荣旗上山下乡五十年,他们发起在阿荣旗建“北京知青纪念石”的活动,获得了下乡到阿荣旗的众多知青支持响应与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更令人感动的是,这件事让著名蒙古族编导和词曲作家克明坐不住了。阿荣旗的北京知青、本次活动策划、组织者之一林小仲介绍说:
克明是北京知青,但也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后裔,他的爷爷是驻京城的蒙古王爷。我和克明同为北京中学老三届,我们还有当知青闯关东的共同经历,他先去黑龙冮生产建设兵团,后辗转呼盟。
克明是蜚声海内外的著名歌曲《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词作者,这首歌将美丽的呼伦贝尔推向世界。……
克明血管里流淌着蒙族人充满文艺天才的血液,下到农场很快就显现出他的艺术专长,在农场、农村劳动十多年后,就到更广阔的艺术海洋拼搏,先后在多个文艺团体、直至中央电视台工作,是个知青中成长起来的艺术家。
就是他!听说了阿荣旗建设“北京知青纪念石”的消息后,觉得自己应该为活动做点什么。他的想法与林小仲一拍即合!很快,克明作词、作曲的男女二重唱《重归阿伦河》完成了!
悠扬动情的演唱将我们带回清澈流淌的阿伦河畔,带回青春远去的黑土地阿荣旗,带回曾为我们在动荡年月遮风避雨的呼伦贝尔。这首歌既是知青们的思乡曲,更是阿荣旗人对那块热土深深的恋歌;既是送给有阿荣情怀的北京知青,更是送给阿荣旗各族人民的厚礼。
《重归阿伦河》词曲作者:克明欣悉林小仲等400余北京知青将在内蒙古阿荣旗建北京知青上山下乡50年纪念石的消息,令人动容,遂作此篇,以为纪念。
蓝色兴安 在我身旁
朵朵白云 飘在手上
杜鹃花开 心儿歌唱
白桦就像 一群姑娘
阿伦河水 为何激荡
因为孩子 重归故乡
河水有我 青春倒影
带着回忆 流向远方
我扑向黑土地 闻到泥土的芳香
我走近阿伦河 看到岁月在闪光
大雁回家 排成一行
它来寻找 童年时光
阿伦河水 温暖慈祥
这里是我 成长的地方
我看见圆月亮 还是当年的模样
我捧起阿伦河 河水奔流在心上
【在线聆听】克明草原歌曲推荐阅读
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 老知青家园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访问荒友家园网站 |